小型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备装置
*排污达标生产商、污水处理设备品牌,厂家直销一手货源,设备生产周期短,质优价廉,品质有保障!
主要从事各种生活污水、医疗/invest/253/)污水、各种生产废水的处理。
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设备(尺寸、工艺、颜色、外形),能满足客户任何需求。
一体化埋地设备、二氧化氯发生器、加药装置、气浮机、压滤机、格栅机等一条生产线。
工艺流程特点
A、通过采用生物接处氧化法处理,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B、噪声源主要来自机电设备,本设计采用先进的自吸污水泵和日本独资的回转式鼓风机,并采取有效的消声、隔音、减振等措施,噪声能控制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二类标准(白天≤60dB,夜间≤50dB)。
C、消毒设备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适时生产消毒剂,解决了其它消毒设备在原料采购、运输、储存及生产过程中的诸多不便(次氯酸钠发生器生产原料为工业盐,易采购及运储,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管理简便,可跟据实际污水量适时生产消毒剂,确保消毒剂品质,且所产消毒剂无刺鼻气味,直接接触皮肤无任何伤害)。
D、通过对斜管沉淀池表面负荷,有效水深,滑泥斗倾角等设计参数的合理选择,并经多级过滤,从而提高了固液分离的效果。
污水直接进入预消毒池进行消毒处理后进入调节池,病人的粪便应先独立消毒后,通过下水道进入化粪池或单独处理。各构筑物须在密闭的环境中运行,通过统一的通风系统进行换气,废气通过消毒后排放,消毒可采用紫外线消毒系统。
E、设计的各个水池均是全封闭结构,废气通过管道集中高空排放。
F、设置事故旁通,以供紧急、特殊情况下使用。
G、设备安装完成后,池体上可覆土用于绿化,减少占地
日常巡查及设备维护
1)定期检查空压机与水泵的填料及润滑系统,经常加油。
2)根据反应池的絮凝、气浮区浮渣及出水水质,注意调节混凝剂的投加量等参数,特别要防止加药管的堵塞。
3)经常观察气浮池面情况,如果发现接触区浮渣面不平,局部冒出大气泡或水流不稳,应取下释放器排除堵塞;如果分离区浮渣面不平,池面上经常有大气泡破裂,则表明气泡与絮粒黏附不好,应检查并对混凝系统进行调整或采取适当措施(如投加表面活性剂等);不合格出水返回集水池,合格出水进入后续处理系统。
4)经常检查溶气罐的水位指示管,使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一般在60-100厘米内)。以保证溶气效果。避免因溶气罐水位脱空,导致大量空气窜入气浮池而破坏净水效果和浮渣层。对已装有溶气罐液位自动控制装置的,则需注意设备的维护保养。
5)做好日常运行记录,包括处理水量、投药量、溶气水量、溶气罐压力、水温、耗电量、进出水水质、排渣周期、泥渣含水率等。
6)在冬季水温过低时期,由于絮凝效果差,除通常需要增加投药量外,有时需要相应增加溶气水量或溶气压力,让更多的微气泡黏附絮粒,以弥补因水流黏度的增加而影响带气絮粒的上浮性能,从而保证出水水质正常。
操作规程
1、开机前检查:
1)检查所有阀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检查容器罐水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检查电气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体。
2、开机步骤
1)配备加入絮凝剂,配好药剂,启动搅拌系统。
2)启动空压机,打开进气阀,将进气压力调整到0.2MPa。
3)开启容器水泵,向容器罐进水,调节容器罐水位至容器罐液位计的1/3左右,此时容器罐的压力应达到0.4MPa,容器进水泵连续正常工作3-10min后,方可开动气浮进水泵。
)根据出水水质变化,调整加药量、进水量、容器水量,保证出水水质。
5)根据浮渣生成情况,控制出水闸板,调整浮渣液位至刮渣机排泥要求,启动刮渣机进行刮渣。
6)开机后应检查气浮进水和排水系统,实现进出水的平衡,保证气浮正常工作。
3、停机步骤
1)关闭刮渣机。
2)关闭气浮进水泵。
3)关闭容器水泵。
4)关闭空压机。
5)检查所有阀门至正常停机状态。
4、注意事项
1)容器罐液位一经调整后应予保持,不应经常调整。
2)根据出水水质,及时调整加药量、进水量、容器水量。
3)定期给各轴承、链条、链轮、齿轮、齿条、滑道加润滑脂(十天左右),三个月进行一次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