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2.5生活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售后
@*承接污水处理工程及污水处理改造,客户可来我公司参观考。
@对所有我公司出场的设备统一实行质保一年的服务,并签订处理达标协议。
@24小时技术在线,故障反应零时差服务。
@设备出问题后售后工程师省内24小时,省外48小时可到达现场。
@设备整体质保一年,终生维护。
设备的特点
1)占地小,集成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强,无需专人值守;
2)出水水质优,可达到GB18466-2005《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建设周期短,土建工程量小;
4)运行费用低,吨污水处理费用在0.4~0.8元;
5)安装调试方便,根据使用说明书操作,常温气候一周即可满负荷运行;
6)污泥产量小或不产污泥(可忽略);
7) 综合建设成本低,500m3/d以下规模性价比高;
废水水质水量及处理要求工作介限
1、 污水处理量 设计水量为5m3/h
2、原水水质(按常规设定)
BOD5 120~150
COD Cr 350~500
SS 80~250
PH 6 ~ 9
动物油 10~15
3、设计出水水质
处理后出水达到《污水排放执行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植物油类 <15
COD Cr <150
BOD5 <30
SS <150
NH3-H <25
4、工作介限从收集池进水口到一体化水处理设备(达标排放)的出水口止。
污水处理原则
1全过程控制原则。对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2 减量化原则。严格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 严禁将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3 就地处理原则。为防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在必须就地处理。
4 分类指导原则。根据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区差异对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5 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全面考虑综合性和传染病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6 生态安全原则。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各种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是上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因其构筑物呈封闭沟渠而得名,属于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在实际运用中发展成多种型式,能够同时实现碳有机物氧化、氮硝化以及生物脱氮是氧化沟的基本特征。
常规氧化沟相当于普通活性污泥法中的曝气池,氧化沟可以在高、中、低不同负荷条件下运行。一般氧化沟都在低负荷条件下运行,属于延时曝气范畴,氧化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处理流程简捷,构筑物少,一般不设初沉池、污泥消化系统。
2、采用的机械设备种类少,运行管理较方便。
3、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稳定,一般不发生污泥膨胀现象。
4、产生的污泥量少,并且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简化了污泥处理流程。
5、采用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总占地和其它工艺的二级处理厂相比,氧化沟单体体量较大。
滤棉,过滤棉在集水箱内部。
污水处理发展历程
1、解放初期由于工农业生产刚刚起步,当时的污水污染程度很低,且提倡利用污水进行农业灌溉,特别是北方缺水地区将污水灌溉利用作为经验进行推广,如*的沈抚灌渠等,所以全国仅有几个城市建设了近十座污水处理厂(还包括1921~1926年间外国人兴建3座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工艺有的还是一级处理,处理的规模也很小,每天只有几千m3,zui大的也只有每天5万m3左右,致使污水处理技术和管理水平处于较落后的状态。
2、国定“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的建立,使中国污水处理的新技术、污泥处理的新技术、再生水回用的新技术都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某些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一届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污水处理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3、国外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引进到中国,在活性污泥工艺应用的同时,AB法、A/O法、AA/O法、CASS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也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得到应用。由过去只具有去除有机物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发展行业的市场。如格栅机、潜水泵、除砂装置、刮泥机、曝气器、鼓风机、污泥泵、脱水机、沼气发电机、沼气锅炉、污泥消化搅拌系统等大型设备。
4、由于建设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很大,中国的建设资金有限,无法适应水污染治理的需要。为此引进国外资金建设污水处理厂成为建设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也加快了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一批大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根据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见下表。
设备的安装
设备安装简便,主要安装部件有进水管、出水管、电源。首先将设备找到合适空间就位。
1、安装进水管,与污水源头水管连接,通过自流的方式进入集水箱。(注:污水必须通过重力才能流入设备)。
2、出水管的连接至下水道或污水池。
3、电源为220V电压,插好电源后试验漏保插头是否正常。
4、原水箱内部有过滤棉,需将螺丝打开后,平铺到过滤棉箱。
5、检查各管路是否漏水。
污水处理装置的基础安装、使用
1、基础:WSZ系列设备如放置在地坪以上,只需准备一块与设备外形相同的混凝土地坪作为基础。基础承压必须大于4T/m2,也同时要求水平、平整。如设备埋于地坪以下,基础标高必须小于或等于设备标高并保证下雨不积水,基础一般是素混凝土(是否配筋视当地地质情况而定)。
2、安装:根据安装图就位,各箱体依次就位,箱体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错,互相间距必须准确,并连接好管道。在设备内注入清水,检查各管道有无渗漏,若无则箱体四周覆土,直至设备检查孔,并平整地面。把电控箱控制线与水泵接通,电控箱与电源接通,接线时注意风机、电机的转向,必须与风机所指方向相同。
生产管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主要用来处理小水量生活污水以及低浓度的工业有机污水,由于该类产品采用机电一体化全封闭结构,无需专人管理,因而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本产品在运用过程中,应从安装、运行、维护等几个方面合理使用才能达到设计的处理效果。
a.设备的安装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般提供三种安装方式:埋地式、地上式和半埋地式,在选择安装方式是应结合当地的气候以及周围的环境,对于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用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效果较差,应将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在冻土层以下,利用地热的保温作用,提高处理效果;在其他地区选择安装方式主要根据周围的环境来选择,从安装、维护角度出发应选择地上式,因为地埋式存在如下问题:设备安装、维护、维修保养不方便;设备可能因为进入基础的地下水的浮力作用而损坏;在地下的电气系统应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会影响使用寿命,电气安全性也受到影响。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为保证设备管路畅通,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保证某些设备或管路的倾斜度。
设备安装后,应在设备内注入清水,检查各管道有无渗漏,对于地埋式设备,在确定管道无渗漏后,在基础内注入清水30~50cm深后,即在箱体四周覆土,一直到设备检查孔,并平整地面。
在连接水泵、风机等设备的电源线时,应注意风机和电机的转向。
设备的混凝土基础的大小规格应与设备的平面安装图相同,基础必须水平,如设备采用地埋式安装,基础标高必须小于或等于设备标高,并保证下雨时不积水,为防止设备上浮,基础应预埋抗浮环。
设备应根据安装图将各箱体依次安装,箱体的位置方向不能错,彼此间距必须准确,以便连接管道。设备安装就位后,应用绷带把设备和基础上的抗浮环连接,以防设备上浮。
我国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 在运营过程中,不重视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有限的经费也往往首先用于人员经费开支,事业单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工资成本过高,使得污水处理成本较高。
◆ 对管网建设的资金和工期未统筹考虑,污水处理厂建设贪大求洋,规模偏大,造成管网建设也规模庞大,因而资金不足,工期拖延之后。通过开展专项
检查,进一步摸清全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底数,为下一步加强监管奠定坚实的基础。
(1)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计经委综合部门、工业主管部门等联合审批乡镇企业的发展规划及其环境影响报告,明确发展方向。并会同城乡建设部门、规划部门审查乡镇建设规划。
(2)国产设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 大差距。在一些国际新型技术装备领域,还存在空白而有待填补。
(3)对乡镇企业开征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制订乡镇企业污染治理计划,并组织实施;制订区域环境综合整理规划。组织环境监测和环境科研,定期举办环境保护技术培训班,提高环保管理人员的素质。在沼气发电系统、污泥干化、在线监调控制系统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乡镇企业的动态,开展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