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立方每天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先进:采用组合式双环生物带技术,比传统软性或半软性填料有更大的气、液传质面积,能有效地形成不断更新的生物菌种,从而获得zui大的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和效果。
全自动控制:不需要人工操作,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平时不需要专人管理,只需适时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即可;
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和运输;
设备运行时的噪音极小,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设备使用寿命长:箱体采用碳钢,内衬采用玻璃钢防腐制作,具有耐酸
污水处理量
钻井队的生活污水主要由厨房污水、洗衣污水、洗澡污水及洗漱污水等几部分组成。根据钻井队产生生活污水的实际情况,LH-1的zui小污水处理量设计为1吨/小时,24吨/天。
出水水质要求
生活污水经该装置处理后,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安装调试与维护
1. 安装
本设备有两种安装形式,一是安装在地坪以上,二是安装在地坪以下,根据安装图与基础图设备混凝土底板大小规格与平面安装图相同(基础)。要求基础平均承压5t/㎡以上,基础必须水平,如设备安装在地坪下,基础地坪相对标高与设备高度相同,四周挖掘宽度必须离基础边线500mm以上,以便安装管道。 根据安装图就位,用吊车吊入设备,箱体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错,互相间距必须准确,装好设备联接管道。 安装完毕后必须把设备加满水,试水各管口不得渗漏,把两只二沉池潜水槽调整在同一水平线上,进一步检查确认无不妥后,即可用土填入设备四周间隙中,并整平地面,把电控柜控制线与设备接通,电控柜与电源接通,接线时注意风机、电机的转向,必须与其所指方向相同。
注意事项:设备安装之后,必须保证下雨不积水,设备的排出管道必须在相对地坪0.6米以下;设备上方不得压有重物,不得有大型车通过;设备一般不得抽空内部污水,以防地下水把设备浮起。
2. 调试
污水泵按额定流量把污水抽入设备内,启动风机进行曝气,每天观察接触池内填料情况,如填料长出橙黄色或橙黑色的一层膜即已培养好生物膜了,这一过程一般要7-15天,如是工业有机污水,zui好先用生活污水培养好生物膜后,再逐渐引入工业污水进行生物膜训化。
设备特点
1、采用先进的水解——接触氧化处理工艺。
2、有机污染物去除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 3、污泥产量少,设备内部有污泥回流系统和污泥消化系统,无需另设污泥处理设备。
4、同时兼有脱氮除磷的效果。
5、主要处理设备为埋地组合式,可根据用户提供的场地面积和现状进行拼装组合,占地少、便于绿化。
6、选用低噪音节能型鼓风机,动力消耗低,供气量较易控制。脱落的生物膜沉淀性较好。
7、一次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8、施工简单,安装容易,管理方便。 9、一般不承受过车荷载。
流程说明
污水首先由格栅拦截大颗粒杂质,进入到水解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均衡作用,WSZ-A系列调节时间为6小时。再以污水泵提升至三级接触氧化池内进行生化处理;
A级生物池:WSZ-AO系列A级生物池为推流式接触氧化池,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2.7小时,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料比表面积为200m2/m3。
O级生物池:WSZ-AO系列O级生物池为推动式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3.0小时,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料比表面积为200m2/m3。
二沉池:WSZ-AO系列二沉池为竖流式沉淀,表面负荷为1.0m3/m2·hr,沉淀时间为2.1小时。
污泥池:WSZ-AO系列污泥池容积能储存30天污泥,然后可用吸粪车从污泥池的人孔伸入污泥池底部进行抽吸后外运即可。
设计依据与原则
一、设计依据: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有关土建、电气设计规范;
甲方提供的有关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布局等基础资料;
二、设计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使设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标准。
2、综合考虑污水水质、水量的特征,选用的工艺流程技术先进、稳妥可靠、经济合理、运转灵活、安全适用。
3、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地下式,平面布置力求紧凑,减少占地和投资。
4、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其他栅渣、沉淀物,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5、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电气控制,力求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6、高程布置上应尽量采用立体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平面布置上要紧凑,以节省用地。
处理工艺的选择
1、污水水量与水质情况分析
1)本项目污水来水不均匀程度较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由于水量与水质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性,因此必须考虑设置均质均量的调节池。
2)本类污水BOD/COD值约0.5,可生化性较高。
3)根据环保部门对污水排放的要求,本污水处理工艺除了去除有机物外还应能去除氨氮,使出水达到排放要求。
2、选择思路
根据上述进出水水量和水质的情况,投标方考虑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必须依照如下思路:
1)总体思路采用成熟可靠的A/O生物接触氧化法为处理工艺,同时辅以格栅拦截、沉淀池澄清等物化处理手段;
2)首先通过格栅拦截,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目的是初步降低无机颗粒物质的含量,以免磨损及堵塞提升泵;污水自流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经调节后的污水由提升泵定量提升通过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触氧化法,利用生物膜的作用使有机污染物首先转化为氨氮,同时通过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过程既去除有机物又去除了氨氮。生化池配以新型的组合填料,该填料具有负荷高、施工简易、体积小、运行稳定可靠、管理方便、维修更换方便等优点;生化池的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沉淀池具有固液分离效果好、投资省、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适应能力强、施工简易等特点;沉淀池出水后能确保污水经处理后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3)工艺流程简捷、工程造价低、运行经济、便于管理。
3、污水处理技术
3.1、拦污设施
本工程原水中固体杂质含量较高,为确保提升泵等设备正常工作和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正常运行,拟在处理主体工艺的前段设置拦污设施。
本工程生物处理拟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法。
采用A/O生物处理工艺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环保工作用以解决污水脱氮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利用系统中培养的硝化菌及脱氮菌,同时达到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机物及氨氮的目的,与经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再增加脱氮三级处理系统相比,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电耗低、占地面积少。
A/O生物处理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较一般生物处理系统少,而且污泥沉降性能好,易于脱水。
A/O生物法较一般生物处理系统相比耐冲击负荷高,运行稳定。
A/O生物处理系统因将NO2-N转化成N2,因此不会出现硝化过程中产生NO2-N的积累,而1mg/ NO2-N会引起1.14mgCOD值,因此只硝化时,虽然氨氮浓度可能达标,但COD浓度却往往超标严重。采用A/O生物处理系统不仅能解决有机污染,而且还能解决氮和磷的污染,使氨氮的出水指标小于5mg/l。总之,经过本工艺流程,出水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