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污水需要处理的地方,就有潍坊鲁盛环保!
美容医院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鲁盛公司所有员工秉承“兢兢业业做事、实实在在做人”的宗旨,每个岗位都 尽职尽责,确保所有产品及工程从设计、安装,到售后的全方位高质量完成,为客户创造了优良的生产 和使用环境。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产品质量为根本,科学进步为导向,科技人才为根基,优良售后服务为天职。始终把用户利益放在*位,“品质是企业生存之本,服务是品牌发展之根” 提供一流技术, 奉献一流服务,竭诚合作共创辉煌!
设备的调试
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1检查设备情况无异常。
1.2空转各部电机及风机是否灵活,电气控制元件是否动作可靠。
1.3检查风机的润滑机油加注情况。
1.4设备内通入清水,检查各管道联接处是否漏水,并打开 风机,开通气阀门检查风管是否漏风及电气控制等设施部件是否运转正常,动作可靠,有无异常噪声。
2、调试工作
2.1待污水注满接触池。
2.2启动风机,打开进气阀门进行曝气并调节好气量(其气水比15:1),一经调好,一般情况下不变动。
2.3接触氧化池的污水自流进入沉淀池,沉淀池污泥回流靠空气提升,回流量视曝气池活性污泥含量而有所不同且根据沉淀污泥量确定,多余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2.4根据水量把消毒室内的加药装置装入固体氯片,定期进行添加。要求用户在调试设备时购回辅料。
3、设备的正常操作运行
由于污水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合成、分解、反应作用,因此微生物培养直接影响整个处理系统的效果,生活污水其可生化性好,培养相对比较容易,具体步骤如下:
3.1按正常操作步骤注满接触池。
3.2启动风机,对池内污水进行曝气充氧连续运行6-8小时、停止3-5小时,排掉1/3上清液。
3.3重新进水,继续曝气充氧6-8小时,停止3-5小时。
3.4如此往复运行,每天进水时间相对延长,经过7-15天后,池内出现明显絮状体或上清液透明时,表明生物菌基本培养成功。
3.5同时也可观察接触池内填料情况,如填料上长出橙黄或橙黑色的一层膜即已培养好生物膜,此时出水清晰,感观较好,此时微生物驯化基本完成,设备可转入正常运转。
3.6微生物的驯化需较长时间,如有现成的活性污泥,则尽量用现成的活性污泥,这样可加快生物膜的形成。
设备的维修管理
1、设备维修管理的内容 建立机械设备档案,如名称、性能、图纸、文件、运行日期、测试数据、维修记录等。坚持机械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制定机械设备的检修规程,如检修的技术标准、检修的程序、检修的验收等。建立备品、备件制度。
2、设备维修工作的原则
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并重,以预防为主。坚持良好的保养, 可以减轻设备的“磨损”程度;及时检修又能防止小毛病拖成大毛病。
坚持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生产必须有良好的设备,所以离不开维修。不能为了赶生产任务,使维修的设备“带病运转”,以致造成严重损坏或事故,会给生产带来更大的损失。
坚持*修理和群众维护相结合的原则。工人是设备的使用者,他们*熟悉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而*修理人员具有专门知识和检修手段等优势,所以设备维修要以*为主,专群结合。
3、设备维修工作的组织
为搞好设备维修的工作组织,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A、建立设备管理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制。
B、建*维修队伍。
C、制订设备保养和维修计划。
D、做好设备试运转、测试及维修的记录归档工作,做好设备故障及事故的处理工作,对其记录资料加以分析整理。
E、好设备的安全操作运行职工培训工作,调动全员参加设备管理工作。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主要是以曝气生物滤池(BAF)为代表的一类污水处理技术。
此工艺中一般包括有絮凝沉淀池及生物曝气滤池两部分主要构筑物。 生物曝气滤池的构造及运行方式与给水的普通快滤池相似,它是一种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处理构筑物,池内放置直径为几个毫米的蓬松滤料作为生物群支撑介质,通过设在池底的配气系统曝气,微生物在支撑介质上生长。水流采用水气复合上升流程,定期进行反冲洗。作为附着生物载体的滤池填料本身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因此容积负荷可以很高,反应器容积可大大缩小。同时填料本身可截留SS,因此生物曝气滤池可同时完成生物处理与固液分离。如选择较小的填料粒径和相对较低的滤速,固液分离效果要优于沉淀法,可接近普通快滤池的过滤效果。当有脱氮要求时,一般需采用两段生物曝气滤池,通过控制供氧使生物膜上的优势菌种分别为好氧菌和硝化菌,从而达到除碳及脱氮目的。污水通过这两段生物滤池的处理,可达深度处理(中水)水质要求(大肠菌指标除外)。污水中磷的去除主要是通过SS的沉淀及拦截、分解,因此在生物曝气滤池前一般需投加化学絮凝剂,在去除绝大部分悬浮物及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达到对磷的去除。
絮凝沉淀池是带有污泥循环的高效沉淀池,设置目的主要在于防止污水中过高浓度的悬浮物堵塞后续的滤池。沉淀池前部是污水与混凝剂(如PAC)反应区,其后是污水与絮凝剂(阴离子高分子聚合物)的反应絮凝区,再后是斜板沉淀区。斜板沉淀区下部为污泥浓缩区,絮凝沉淀后的污泥在此浓缩后含水率可降至96%以下。一小部分絮凝沉淀后的污泥返回到前部的絮凝区以改善絮凝和沉淀效果。投加化学絮凝剂后进水中大部分SS获得沉淀、浓缩。生物曝气滤池反冲洗废水亦送入沉淀池中进行处理。
潜水泵安装
⑴依据土建工程给定的定位线及设备安装图纸给出的尺寸线画出各台泵的泵座两个方向中心线。
⑵依据设备图纸给定的尺寸做模具,保证精确就位。
⑶泵基座以下予留20mm以上的二次混凝土浇筑高度,待泵座安装调平后灌无收缩混凝土。
⑷将泵座上的地脚螺栓装在模具上,平垫铁固定在模具的下平面,平垫铁上平面为泵座底设计标高面,保证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10mm,标高偏差不大于±20mm。
⑸经复测后进行地脚螺栓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灌注到平垫铁上平面处。
⑹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后,拆除模具,将泵座安装就位,用铜片精确调整到验收标准的水平度(铜片不得超过三片)。
⑺组织泵座的平面位置、水平度验收,组织工序验收,合格后,泵座上平面做保护,开始浇筑二次混凝土并安装出水管。注意出水管的重量必须由管道支架承受。
⑻出水管安装完成后,利用其脚手架进行导杆安装,以泵的出水弯头与导杆连接处做基准点,分别以90°垂直的两个方向挂线坠,在导杆的下端点、中间支撑、上端点用钢板尺测量,调整导杆的垂直度偏差小于1/1000,全程内偏差不大于4mm,若为双导杆,平行偏差小于2mm,达到标准后进行固定。
⑼清理泵腔,手动盘车合格后。将电缆与吊链固定在一起(当所用电缆较长时,征求供货商的意见后,进行适当固定),用汽车起重机进行泵体吊装(利用泵体上的吊环),使泵沿导杆顺直滑下、就位。调整水泵出水口与出水弯头结合处对正、平直密合,适当调整链条的松紧度,做好交验准备工作。
⑽检验
①安装后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并符合要求。
②在供货商指导下加注润滑油脂。
③清理现场,根据池中容量进行调整带负荷运行,检测泵的流量、扬程及效率是否附和设计要求。并且运转平稳、无异常声音和震动,电机电流正常。检测电机安全保护装置是否附合潜水泵技术要求。
设计原则
处理出水要求和处理程度
一般来说,不同小区对出水的要求差异较大。应根据我国《地面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的有关规定和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确定处理程度,以确保出水水质。如果出水采用土地处理法处理,则按土地处理法的要求计算;
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必须结合小区的整体规划和建筑特点,即外观设计上要与小区建筑环境相协调,以求美观;
在污水处理工艺上力求简单实用,以方便管理;
在高程布置上应尽量采用立体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平面布置上要紧凑,以节省用地;
污水处理厂位置应尽可能位于小区下风向,与其它建筑物有一定的距离,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设备化,定型化,模块化,施工安装方便,运行简易,设备性能稳定,适合分期建设;
处理程度高,污泥产量少,并尽可能采用节能处理技术;
处理构筑物对水力负荷和有机物负荷的适应范围较大,使系统有较好的经受冲击负荷的能力。
小区内的人口是逐渐增加的。因此,小区污水处理厂应按可预期的发展规划作为流量设计的基础。根据我国情况,可考虑采用20年的设计周期。
处理流程
根据小区废水处理的原则,应选择处理效果稳定、产泥少、节能的处理方法。小区系统中的各类建筑物一般均建有化粪池,所以,化粪池应与污水处理方法相结合。
几种常用的处理工艺:
污泥回流
加药
回用工艺流程: 生物处理出水再经混凝过滤和消毒
在流程开始时一般要考虑设置均化池,这是因为小区在水质和水量上的变化都比城市污水处理厂大。均化池一般设在格栅以后。物化和生化处理是去除污染物的核心部分。
主要设计参数
SBR设计参数:污泥负荷0.1~0.15kgBOD5/kgMLSS.d, 污泥龄20~30天
工作周期12小时, 其中, 进水2.5小时(曝气或不曝气),反应6小时, 沉淀0.75~1小时, 排水2小时,闲置0.5~0.75小时。出水指标:COD<50mg/L, BOD5<20mg/L, SS<10mg/L
CASS设计参数:污泥负荷0.1~0.2kgBOD5/kgMLSS.d, 污泥龄15~30天
水力停留时间12小时,工作周期4小时,其中曝气2.5小时, 沉淀0.75小时,排水0.5~0.75小时,出水指标与SBR相近。
处理装置
曝气装置
分流式的曝气装置在池的一侧,填料装在另一侧,依靠泵或空气的提升作用,使水流在填料层内循环,给填料上的生物膜供氧。此法的优点是废水在隔间充氧,氧的供应充分,对生物膜生长有利。缺点是氧的利用率较低,动力消耗较大;因为水力冲刷作用较小,老化的生物膜不易脱落,新陈代谢周期较长,生物膜活性较小;同时还会因生物膜不易脱落而引起填料堵塞。
直接式是在氧化池填料底部直接鼓风曝气。生物膜直接受到上升气流的强烈扰动,更新较快,保持较高的活性;同时在进水负荷稳定的情况下,生物膜能维持一定的厚度,不易发生堵塞现象。一般生物膜厚度控制在1毫米左右为宜。
填料
选用适当的填料以增加生物膜与废水的接触表面积是提高生物膜净化废水能力的重要措施。一般采用蜂窝状填料。蜂窝状填料孔径须根据废水水质(BOD5即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等的浓度)、BOD负荷、充氧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在一般情况下,BOD5浓度为100~300毫克/升,孔径可选用32毫米;BOD5为50~100毫克/升,可选用15~20毫米;如在50毫克/升以下,可选用10~15毫米孔径的填料。
填料要质量轻,强度好,抗氧化腐蚀性强,不带来新的毒害。采用较多的有玻璃布、塑料等蜂窝状填料,此外,也可采用绳索、合成纤维、沸石、焦炭等作填料。填料型式有蜂窝状、网状、斜波纹板等。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 BOD负荷与废水的基质浓度有关,对低BOD浓度(50~300毫克/升)废水每日每立方米的填料采用2~5千克(BOD5),废水停留时间为0.5~1.5小时,氧化池内耗氧量约1~3毫克/升。由于氧化池内生物量较大,处理负荷高,可控制溶解氧量较高,一般要求氧化池出水中剩余溶解氧为2~3毫克/升。
影响因素
填料
填料是微生物的载体, 填料的选择决定了反应器内可供生物膜生长的比表面积的大小和生物膜量的大小, 在一定的水力负荷和曝气强度下, 又决定了反应器内传质条件和氧的利用率, 从而对工艺运行效果影响很大。性能良好的填料应具有以下特点: 填料上生物膜分布均匀, 不产生明显积泥、不产生凝团现象; 空隙率较大, 不会被生物膜堵塞, 不易被水中油污粘住而影响处理效果; 要求抗压强度高, 有较高的耐盐、 耐腐蚀性; 要有尽可能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亲水性能, 使尽可能多的生物膜附着在填料上; 要求充氧动力效果好, 可降低运行费用, 节省能源;水流阻力小、对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强, 不溶出有害物质产生二次污染, 在填料间能形成均一的流速, 且便于运输和安装。
水温
水温以两种形式对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产生影响: 一是影响生物酶的催化反应速率, 二是影响污染物质向微生物细胞扩散的速率。生物接触氧化中水温的适宜范围在 10~ 35 ℃ , 水温过低, 生物膜的活性受到抑制, 同时导致反应物质扩散速率的下降, 处理效果受到影响。水温过高, 将导致出水 SS 和 BOD 的增加; 温度升高还会使溶解氧降低, 氧的传质速率下降, 造成溶解氧不足、污泥缺氧腐化而影响处理效果。 因此, 对温度高的工业废水如印染废水应进行降温处理。
pH 值
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一个微生物处理过程, pH 值是其重要的环境因素, 对大多数微生物来说, *适宜的 pH 值在 7 左右, 对 pH 值过高或过低的废水, 应考虑调整 pH 的预处理, 控制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的 pH 值 在6.5~9.5。 Villaverde. S 等研究了不同 pH 值对生物接触氧化中硝化过程的影响, 研究表明, 在 pH 值为5.0~9.0范围内, pH 值每增加一个单位, 硝化效率将增加 13% , 硝化生物膜量在 pH 值为 8.2 时获得*大值。 [3]
溶解氧
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曝气的作用, 一是供给生物氧化所需的氧, 二是提供反应器内良好的水流紊动程度, 以利于污染物、微生物和氧的充分接触, 保证传质效果, 同时还可通过对水体的扰动达到强制脱膜, 防止填料积泥, 保持生物活性。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溶解氧一般应维持在 2.5~ 3.5 mg/L 之 间, 气水比约为(15~ 20):1。溶解氧不足使得生物膜附着力下降而脱落, 导致水黏度增加, 氧转移效率下降, 进而造成缺氧, 形成恶性循环使处理效果恶化; 过高的气水比会造成对生物膜的强烈冲刷, 导致生物膜大量脱落, 影响处理效果。
水质条件
悬浮物是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的重要影响因素。无机悬浮物和泥砂得不到很好的截留和沉淀, 会直接影响充氧和微生物生长。一方面, 悬浮物沉降或粘附于填料生物膜上, 妨碍微生物与水中污染物、溶解氧的传质过程, 降低生物膜的活性; 另一方面, 悬浮物在填料上的积累, 使填料的比表面积减少, 导致生物处理效果下降。通常, 在污水进入接触氧化池之前, 应对污水中无机悬浮物和泥砂进行预处理。
水力停留时间(HRT)
水力停留时间是生物接触氧化法至关重要的参数, 按合适的水力停留时间运行, 不仅可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而且可以节省基建投资。对于城市生活污水, 停留时间一般选 0.8~ 1.2 h; 对于工业废水, 差别较大, 如印染废水、 含酚废水等 COD 常在 500 mg/L 左右, 一般采用停留时间在 3.0~ 4.0 h; 对于微污染水源水, 同济大学研究得出停留时间取 1.2~ 2.0 h 。
设计依据及原则
设计依据:
1、根据国家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GB8978-1996
4、《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
设计原则:
1、依据污水水质特点,采用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实用性和先进性兼顾,保证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2、方案设计中尽量减少占地,合理布局,节省投资。
3、方案力求工艺成熟,运行稳定。
4、设计中尽量降低建设费用,减轻企业负担,达到低投入、高收效
的目的。
5、设计时充分考虑污水处理系统配套的减振、降噪、除臭措施,从而防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污水处理产生的少量剩余污泥经好氧消化后,定期清除外运。
6、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柜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可实时监控运转情况,具备各种故障的自动保护,另配套独立的PLC控制的手动控制。本工程实行全自动控制,无需专人管理。
7、污水处理设施能够耐高峰冲击负荷;污水处理可实现超越排放。
8、排放口设置较久性排污标志,污水流量连续计量装置。